中国台湾棋手世界杯后访谈录

五子棋教室


#1 中国台湾棋手世界杯后访谈录 作者:有志青年 发表时间:2006-4-1 16:04:43

第九届五子棋世界杯个人赛结束了,中国台湾参赛选手杨筱玉三段、郑惟元三段、陈科翰三段 、王智功二段、黄圣勋二段,分别于八月八日及八月十日返回台湾。

    本次比赛中杨筱玉三段于WT中荣获第四名,郑惟元三段于Blitz(快棋赛)获得第五名,Gomoku (普通规则)中获得第二名,陈科翰二段于BT公开赛中或得第三名,取得下次QT参赛保资格, 王智功二段也于Gomoku比赛中取得第五名优秀的成绩。

     虽然郑惟元三段、陈科翰二段在QT的比赛中因一盘胜负之差未能晋级AT(决赛)、王智功二段在QT赛成绩也不尽理想, 但是后来的BT、Gomoku等的表现,却是值得赞许的。

     我们邀请到了陈科翰二段、杨筱玉三段,为赛后的心得与感想与棋友们做分享。 [台湾五子棋协会]

与陈科翰二段赛后访谈

一、平时是怎么练棋的呢?
      刚开始接触五子棋的时候 当然是上网多下棋 多参加棋会练习只用眼睛解结棋,定石其实是被我摆在最后的。因为觉得定石只是提高胜率,并不能很直接的提升棋力 (如果没对"型"作深入的研究的话定石无用)。 以前曾经找棋友借了所有能借到的日本"连珠世界"杂志把上面的诘棋都印出来, 然后用胶带把A4大小的纸张封起来,随身携带,有空时就拿出来解。另一个解诘棋的习惯是从不看解答,因为当你算尽黑白所有可能的变化,正确答案就会显而易见。解"冲四胜诘棋" 则是我个人偏好,因为答案直接简洁,就是一直冲四直到四三出现,而且题目难度跟冲四的手数有很直接的相关性,越多手的题目,难度就会越高,很有助于把自己的棋力量化评断。其他练棋方式则颇有遗憾,一色棋 、子棋等训练记忆力的游戏,找不太到棋友愿意陪我练习。 

二、 出国比赛前是不是有加强准备?
    出国前一个月就到台北,找要一起出国的棋友天天聚会研棋特训(关于这部分还有待改进,下一届出国前想要对外公告,也欢迎没有要出国的棋友一同研棋,因为对国际比赛有用的东西,相信对其他棋友的帮助也很大)。另外就是解一本诘棋百题(找台湾排名第一的LA翻印的,非冲四百题) 题目难度很适合高段的棋友练习。 

三、 在QT的比赛中,最后一场棋局失去两个胜利的机会而差点进AT有什么看法?
    这是我本届最大的遗憾,当时的情绪太过浮躁(这次我个人最大的毛病) ,没有办法发挥出像上一届那样强的专注力,可能是赛前下棋的次数还不够充分,下次出国前需要多找棋友作敲钟的模拟赛。

四、 对于拿到这次BT第三名有什么看法?
    QT失利,相对的也少掉了AT的苦战压力,因此BT比赛心情上是很轻松的。套句我当时说的话 "花浦月都有人敢开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BT比赛中,尝试的心态远高于胜负的追求,但是对于自己能拿下第3名,我想全归于运气, 翻看自己的比赛谱,前2轮战绩不佳,导致后来的对手实力并不强,比赛谱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局(自认为发挥的不若上届那般淋漓尽致、全神投入) 。

五、 国外的比赛与台湾的比赛有什么不同?
    比赛的模式大同小异,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个人心态上。因为知道每个对手肯定都大有来头而且很可能比自己强很多,不像在台湾,每个对手都熟悉认识,面对未知棋手,总是会多层顾虑间接影响自己的发挥,我想这是国内外比赛最大的差异所在。

六、 台湾五子棋的水准,你个人觉得如何?
    单论棋力,历届比赛台湾低段选手,明显强过外国中高段棋手(多人多次胜过外国选手)。 所以我对台湾五子棋的水准是很有信心的。唯一的缺憾是,我们还无法顺利的让五子棋协会组织运作起来,间接影响到台湾棋手整体的棋力进步,与彼此的互动交流。 

七、 台湾的棋手,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的呢?
    最钦佩的棋手,当然是台湾排名第一的LA 和南部的杀手文及vata等前辈。他们不仅追求本身的棋力,还花精力去做积分排名,办棋会,办比赛等活动,成为南北棋会的指标性人物,有助于凝聚更多棋友。   


八、 国外的选手你最欣赏哪一位棋手?
    最欣赏的选手是俄罗斯的Vladimir Sushkov(8D) 及瑞典的Stefan Karlsson(8D)等多次由QT打进AT的选手,他们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抗压性,没有放弃任何一局比赛。如果不是对五子棋有高度热忱,很难有如此奋战的态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老棋手三森正男(9D)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