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五子棋(三)思绪在12年前飘荡

五子棋交流


#1 闲话五子棋(三)思绪在12年前飘荡 作者:星月思过 发表时间:2009-12-17 9:33:53

12 年前的夏末,当结束了和北京京都连珠棋社的交流后,京沪两地之间的差距已经摆在了台面上,虽然我们在之前的多面打对局中赢的很漂亮,但是在此后的交流赛中却输的很彻底,李洪斌、赵锴和我都输得一点脾气也没有,幸好有王伟明的胜利为上海挽回了点面子。当时北京整体实力之强悍只能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如果说北京队能够横扫全国各地也不为过,要知道那时来上海的队伍中只有李栋和白涛是成人棋手,其他一大帮子都是小孩子,而象邓京辉、张进宇、苏梁、刘彤、崔悦、殷力成、于京平等一批同李白二人水平相当或者之上的人物都未随队南下,我们所说的多面打完胜,主要指的是和北京一台李栋的那几局,而当时李栋一对三的对手都是上海最顶尖的棋手,以有心算无心,再加上李栋轻敌在前,大败也是很正常的,而在其他台次的多面打较量中,上海是输多胜少的。这次京沪交流对上海五子棋日后的技术发展影响深远,也是此后许多年里上海奋起直追北京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次交流对上海五子棋的促进效应也是明显的,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活动,结识了很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上海五子棋的发展。
转眼就是秋天,大家继续到虹口公园活动。人渐渐多了,对弈和研究的氛围较以前浓厚了许多。特别是我们几个经过这一役的人,不仅对五子棋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研究的热情也更足了。那时李洪斌主攻“丘 . 斜月”,章志强、罗锦伟偏好“疏星”,我则专研“岚月”,赵锴、王伟明来的比较少,老顾开始成为活跃分子,再加上李北峰,经常是以我们 5 6 人为主,然后就一堆人凑在一起对某个局面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是刚演示完一种下法,立刻又有一种下法出现,或者是支持和反对的意见相继出现,然后通过演示来进行论证,很多智慧的火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迸发的。记忆里还依稀记得这些人中常来的那几个的名字,柳旭伟、陆震、李滔……
那时的研究真叫认真刻苦,变化全部是靠手工拆解的,没有其他的设备来进行验证,基本是个人认为行了,再经过大家的集体检验,就算认可了。而且当时没有比赛,更谈不上有任何形式的奖励,所研究的成果也很少有机会用到比赛中去,而这股研究劲头的维持全部是靠个人的热情和毅力。我们几个人各有特色。其中,洪斌的思路缜密,棋风崇尚攻击,研究是最刻苦的,成果也是最多的。章志强则偏重于防御,主要研究如何打好中盘防御战。罗锦伟、老顾和我都是均衡流的倡议者,但在具体思路上又各有侧重,罗喜欢大开大阖的实战,不喜欢事前的研究,所以他的研究成果基本是白板,但是实战中经常会下出被赵锴称为“谱外手筋”的妙招;老顾则喜好防守反击,他对研究的态度是很科学的,既不迷信也不盲从,就是这种态度,使得他发现了不少日本教科书上错漏的地方;而我更乐于从序盘阶段开始就为对手挖洞(这点或许是受北峰影响的缘故),通过对手应手产生的疏忽而逐步扩大这个裂口直至取胜。北峰脑子里几乎没有定式,因此被禁锢的地方少,每次都会有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奇妙构想,他喜好黑优势布局,对先手意识敏锐,后手行棋时经常在序盘阶段就摆出对攻对杀的棋型,这在当时对定式掌握有限、计算力比较一般的情况下,对局中是很有用处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家对定式的了解逐日增多,计算力也日趋深厚时,这些技巧就无用武之地了,而当时北峰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行政事务上,没有更多时间去看谱研究,渐渐也就退出一线棋手行列,而象他这样棋风的,下棋这些年来竟再未见第二人,至今想来甚是可惜。

[ 茗弈小刀 于 2009-12-21 16:16:50 时奖励此帖[金币加 20 威望加1]

[ 雨一直下 于 2009-12-22 16:16:54 时花20金币送鲜花一朵]


#2 Re:闲话五子棋(三)思绪在12年前飘荡 作者:小帮帮 发表时间:2009-12-17 14:41:44

原来已经下了10多年五子棋了啊,老前辈啊!

[ 茗弈小刀 于 2009-12-21 16:17:29 时花20金币送鲜花一朵]


#3 Re:闲话五子棋(三)思绪在12年前飘荡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1 13:08:33

记得那个时候的信息太闭塞,等我知道京空杯比赛时已经是96年了。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开局和其他的技巧,随便侃两句,并非冒充前辈......

[ 茗弈小刀 于 2009-12-21 16:17:40 时花20金币送鲜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