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裁判&规则


#1 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8:33:37

五子连珠争夺的核心——子力差

什么叫做“子力差”?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已有的一种说法:在五子连珠过程中,由于黑棋始终比白棋多一个子,所以黑棋必胜的几率是很大的。

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种没有什么谬误的说法,但也有缺憾,就是太简单了。我们自己可以先试着下一局白棋获胜的棋局,在还未五子成连的时候你看看白棋组成的必胜型黑棋需要多少个子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子力差最直观的例子。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就是:当先手形成必胜型时后手方需要用多少枚棋子可以平衡掉先手方的必胜优势,所用的棋子的个数就是先手与后手之间的子力差。先手与后手是脱离黑白双方存在的抽象概念,它既可以是黑棋也可以是白棋,因此我们在探讨黑白双方优势转换的时候面对的不是黑棋比白棋多一个子这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在一个局部双方组型所形成的子力差到底有多大。当它在一个后手方可控的范围之内的时候,那棋局就会继续下去,当它失控的时候,胜负就区分出来了。黑棋与白棋不断的组型其实就是不断地在平衡它们之间相对的子力差。黑棋三个子组成了一个桂马的形状,白棋三个子团角,那它们的子力差很明显。拓展空间就是为了让己方的组型能赶上或者是平衡掉对方的组型。

在单连珠的情况下我所见到的子力差没有大过三子的,也就是说当先手方必胜型出现时,后手方最多需要用三个子才能平衡掉。也就是说无论是黑白哪一方一旦落了后手而对方将要胜利的时候都需要一次下三个子才能平衡掉对方的必胜型。当时我还有一点疑惑,为什么不是四个五个六个,偏偏是三个子就基本能搞定呢?后来才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当先手方实施攻击的时候,不是以一个点或者是两个点连成的一条线来进攻,而是三个点组成的一个平面,这就是攻击面,假设后手方可以一次下三个子的话,那防御的面也就形成了,刚好可以平衡掉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落得了后手下场将多么的悲惨,后手方只能用一个点去平衡先手方的一个面,点比线差了一个层级,比面又差了两个层级,难怪在五子棋的较量中我们看不到多少及其激烈的精彩对攻而双方都能毫发无损的。

子力差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存在于五子棋,其他的棋也有。但只有五子棋才能较为直观的表现子力差。我们下围棋时如果取得先手的一方一个子下去得到了几目甚至是十几目的优势,我们能说它与后手方的子力差是十几个目吗?不能,可围棋也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问题,下N个子平衡掉这个局部的子力差,那到了下一个局部可能这些子力差就成了必胜型。围棋是通过组型的效率去占地,而五子棋则是通过占地的效率去组型扩大子力差。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国际象棋的子力差更是难以表述,看过一本国际象棋方面的书,当下到一个布局的时候解释说先手方比后手方多3/4个兵的优势,可着3/4个兵到底在棋盘的哪个位置呢?就算它多出了一个兵,那也不代表先手方真的有一个兵在棋盘上,只是通过双方子力差的平衡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它的子力差与双方的占位关系密切。

五子棋的理论研究确实有些简陋,我想我们不能光是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看走到哪了。

上次漏掉了一个很重的问题:先手方与后手方的子力差在一个子时,双方大体平衡;如果是两个子,那先手方就是优势,如果是三个子那就是先手方必胜了。

目前的竞技棋可以分成棋子可移动和不能移动两类。比较的方法当然不同,就拿五子棋与国际象棋来比较,五子棋更像是一种“组合进攻”的棋类,国际象棋的一次进攻五子棋可能用十几步甚至是几十步才能做到;两者取胜的目的也不同,一个是明确的杀王,一个的取胜结果不确定,因为你无法事先得知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用多少步棋才能走出一个五子连珠来。
五子棋与国际象棋是对比,那与围棋就是类比了。同样是不能移动的棋类,围棋强调的是通过组型的效率来占地,因此对所下的每个点以及由每个点构成的图形都是十分精确的,因此星位,小目,高目的位置对于来说才是如此的重要。况且从一开始就将棋型完全展开,变化自然是最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后变化反而更小了,因为双方组型所能占得的地盘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无法完全控制的只能是一些细节问题。两者大体相同,差异就在毫厘之间。所以说围棋是局部+局部等于全部也不为过。
五子棋与围棋不同,它的占位没有围棋那样精确,是模糊的。就算强调它的占地效率也是为了组型构成攻击面做准备,没有什么直接的意义。而一局五子棋可以下十几手就成连,也可以下几百手什么才能成连。它的局部与局部的划分并不像围棋那样泾渭分明,而是重叠在一起的。
此外,五子棋与国际象棋还有应该“进攻层级代换”的问题,比如在国际象棋中,最一开始的目标也许并不是杀王,而是先在一个局部战场将马杀死,那么在这个局部战场中马就是“王”,当它被消灭后,进攻层级提升,到了下一个战场中

#2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8:34:57

五子棋的基本型

【基本型】是本人提出的一个假设的概念,我们在讨论五子棋时常常会提到对连珠棋种种限制的突破,比如天元落子,   26种开局等等。但是这些限制一旦被突破之后,随之的问题就接踵而至,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五子棋棋型的组合是千变万化,近似于无限。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它们呢?是否按照某种规律得到一些一些最基本的棋型,而所有的可用变化都是由这些最基本的棋型不断的组合而形成的呢?

【基本型】存在的意义: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我又要弄出必胜开局之类的东西,但是通过这些所有的必胜开局的把握,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五子棋并掌握它一些特定的规律。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开局大致分为五种:黑必胜,黑优势,平衡,白优势,白必胜;可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种:   黑胜或白胜。所以以上的五种类型开局即可表述为

必胜局:先手方用最少的手顺既能胜利

优势局:先手方用较多的手顺才能胜利

平衡局:先手方需要用最多的手顺才能胜利

这里依然存在一个问题:既然不是黑胜就是白胜,那我们下它的意义在哪里?可以说除了必胜局之外其他的局面黑白双方的先后手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必胜局中先手方可能通过几个固定的点就能稳操胜券;可是在其他的局面当中每个虽然在每个关键环节也存在必胜的点,但是选择性却大大加强。比如一个人在每个岔路口都有明确路标的前提下可以顺利的达到目的地,可是岔路口变多并且没有任何指示的标志,那想要达到目的地就要费一番周折,可能还会事与愿违。这就是五子棋对弈的意义所在。每一种开局都包含一种用最短的手顺就能达到先手方胜利的棋型,这就是这个开局的骨架。围绕这个骨架的所有可用变化都可以看做是它的延展

举个例子:

假设浦月开局中有一个必胜的手顺是13手棋,每一手棋都存在唯一的落点,将这13手棋展开后,可能会是130手棋,每一手棋可能存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不同落点的选择,每个落点的结果也不同。尽管它有必胜,可随着变化量的增加,也会大大增加了浦月开局的难度。

显然基本型不是现在的26种开局,它可能连基本型的一半还不到。不过基本型这个概念的最终确定可能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如果不用固定的天元落子,那基本型是否也随落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其次,就是我们掌握基本型是要用它来争取胜利还是用它来达到双方的均衡?

飞熊

有几点疑问

1.楼主否定真正的平衡局,即黑白双方怎么下都和棋

2.每一种开局都包含一种用最短的手顺就能达到先手方胜利的棋型,这就是这个开局的骨架。这个观点本身有点问题。所谓白优或者黑优个人认为是基于经验的,而不是基于楼主所谓必胜点观点的。

许相公

1没有真正的平衡局,任何局面下到最后不是黑胜就是白胜,只是手顺长短的问题

2每种开局都包含一个先手(先行的黑棋或后行的白棋)必胜的最短手顺,我们说的对弈过程就是将这个最短手顺的每个点全部或部分展开,使每个点的选择从唯一点到许多点,其中必然有必胜点,有优势点和平衡点的分化,从而延长先手五子成连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变化量达到最大。

PS:还要说一句,黑白双方先后手的转化来源于他们对必胜点,优势点,平衡点的选择。

举个例子

a代表必胜点,b代表优势点,c代表平衡点

假如黑棋用5手就取得了必胜的局面,那他所下的五个点就可以看做是

黑:(a)(a)(a)(a)(a)每个括号内就是一个集合,每个集合最小的元素就是黑棋所选择点

白:(c)(c)(c)(c)(c),因为黑棋是必胜的局面,而白棋所选的点相对于黑棋来说就是必败点,可是对于他自身来说就是平衡点,表示白棋取胜的手顺相对于黑棋而言被无限的延长。

假如我们将这个对局中黑白双方对弈的过程放大就会出现下面的局面

黑:(a,b)(b,b)(b,a,c)(c,c,b)(c,b,a)(b,c,c)(c,c,c)在这个对弈的过程中黑棋从刚开始的必胜点与优势点的选择到最后的完全的平衡点,可以说是经历了从掌握先手到丧失先手的完败过程

白:从略。



#3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8:37:50

到底是先手必胜还是黑先必胜

在五子棋的门户网站上看到宣传五子棋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将五子棋说成是先手必胜的棋种。大家似乎也认同这样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谬误。 

       任何棋都是先手必胜的棋,没有先手就没有一切。五子棋既然也是一种竞技棋,当然也不可能摆脱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事实上,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那些支持有禁的选手并不是要说明先手必胜,而是要证明先手必胜=黑先必胜。黑先一定是必胜吗?不一定,我曾经在《对五子棋的再思考》一文中强调过,所谓的“黑先必胜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就不一定适用了。”在26种开局的范围之内,黑棋基本上不是必胜就是占优,只有少数的几种开局是黑必败,黑不占优。但把开局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扩大一倍,将26种妖刀开局也计算在内,大家就会看到,黑棋不仅走先不仅不会有什么优势,相反可能会输的更厉害!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下有禁的五子棋选手不愿意选用妖刀一类开局的原因吧。 

        继续往下推论,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因为黑棋走先获胜的几率很大,几乎是完全必胜。所以为了限制黑棋一子之先的优势,设定黑棋有禁手,白棋无禁手。乍一看这个规定没有什么。但再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规则使黑白双方对弈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对等。黑白双方获胜规则的改变只是一个表象,事实上白棋作为黑棋博弈的对立面的身份已经被“虚化”了。白棋已经失去了与黑棋公平对弈的资格,只能是以黑棋五子连珠过程中设置缺陷的攻击者的身份出现。有人说五子棋是一个捡漏的棋,这种说法虽然偏激,但是不无道理。谁捡谁的漏,言者自明,白棋捡黑棋的漏。 

       目前五子棋的规则只有黑棋禁手是伴随对局始终的,剩下的所有规则都是针对前五手的,这使得五子棋的规则体系头重脚轻,如果黑白对弈超过百手,那白棋获胜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所以日本才会有百珠满局的特殊规定,目的就是限制白棋的后发制人。不对称的规则使得五子棋已经变形。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对称的规则,以及黑白双方对等的对弈身份。 


#4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8:40:22

禁手“禁”的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对五子棋禁手的解释是:“限制先行”一方一子之先的优势,使得先后手之间的差距缩小,从,从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目的。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先手与后手是脱离了黑白对弈双方的一个抽象概念,黑棋先下并不代表它就一定是先手,白棋后下,不代表它总是后手。具体的表述如下

先手:控制对方                 后手:被对方控制

黑先:它先走                    白后:它后走

很难想象一个被对方控制了的一方还能去获胜,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黑先必胜”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按照谁优势大就限制谁的思路,那26种妖刀开局白棋大部分必胜或者占优,那我们是不是要倒过来给白棋设置禁手,黑棋去抓白棋的禁手呢?

所以,有禁与无禁和限制不限制优势一方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从上文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五子棋的禁手不能达到平衡的目的。开局规则所致的平衡只在开局阶段起作用,开局阶段以后,就需要新的相应的规则来限制黑白双方。单纯限制黑方的禁手规则其实也是开局规则的一部分,只是在实际的较量中它适用的范围太大了,我们很难想象在百手之后黑棋依然被所谓的“开局规则(禁手)”所左右,而白棋已经摆脱了开局的劣势却还用开局的规则去攻击黑方。都说黑棋优势太大,可过了百手之后呢,它不仅没有优势,相反还有却处于相对的劣势中,而它的所谓一子之先的优势早就成了传说中的事情了。

正文

五子棋的本质是连接,在没有对方参与的情况下,连接所用的手数最少,五个子就够了,12345单纯的排列就完事了;可有了另一方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在连接自己的同时还要去限制对方的连接,双方拼命的争取自己的空间,又拼命的限制对方的发展。双方的变化都要靠对方变化的繁复程度来决定,一方的连接变化很多,造型的结构也复杂,子力无论攻击还是防御都很强,那另一方限制的变化就同样多,造型的结构也同样复杂,需要说明的是,双方在五子连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其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没有新的外界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五子连珠(无论是哪一方),另一方要想阻止它五子成连,就要通过通过某种方打乱对方的部署,将其五子连珠的周期变长,我们一盘棋的长短,实际上就是说某一方形成连珠所用的周期是长是短,就好象是辨证法的原理一样,总是在矛盾中不断的前进。

五子棋行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我看来它是活的,是一个唯动的体系,从它开始到终了都是一个体系正反双方互相作用自然变化的结果,只是我们将这种自然的变化的过程人为的定义为博弈的过程,因此尽管它是无限的变化,但我们却不能也跟着无限下去,只能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终止它的变化,从而达到分出胜负的目的。(《我对五子棋空间布局的再思考》)

既然五子棋的连珠过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那能够决定这一系统运作的就是双方五子连珠时所用到的手段。常识告诉我们,单纯的冲四,活三不可能五子成连,需要两种以上的进攻手段同时出现的时候,它的进攻才会有效。因此只要能找出究竟有哪些方式可以同时容纳两种以上的攻击手段就可以了,我们知道的能五子连珠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三三(三三三),四三三,四四三,四四(四四四);四三;它们当中的哪一种都可以五子成连,哪一种都可以单独宣布五子连珠这个系统的终结。可一个系统的存在既需要有其变化的一面,也需要其稳定的一面,套用AUTHOR的话说要有暂态平衡性才对(《五子棋规则浅析》),这么多能五子连珠的手段无疑于提前终结系统运作的“快捷方式”,让存在的系统没有了分明的层次感,结构扁平化,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就必须要确立只有一种方式可以终结这一系统,其他都被当作设置的“漏洞”对待。我个人认为,禁手就是这样产生的。

为什么要选择四三作为唯一的手段,为什么不是三三或者是四四呢?有人说是因为形成四三是几率要小于或者是介于前两者之间,我没仔细的分析过,还是当它是一个随机的问题吧。

《未完待叙》

回复



#5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8:54:46

许相公版语录

1 五子棋是和其他的竞技棋一样是先手必胜,不是先行必胜,因为还存在先行不必胜的开局。

记得这条语录同某些人争论了N久才最终确定

2 五子棋共有52种基本开局,黑一与黑三之间最大的间隔不大于二,所有的变化都是围绕这52种开局展开的。

真奇怪,这个明明是我第一个说出来的,现在倒成了连珠棋界公认的集体研究成果,有没有搞错?

3 五子棋博弈的结果只有黑胜和白胜两种,仅仅是手顺长短的问题,无真正意义上的和局。

4 五子棋是国际象棋在固定棋型组合类竞技中的卧底,因为它们都有直杀和斜杀,且都一招致命

国际跳棋是围棋在移动棋型组合类竞技中的卧底,两者棋子的地位和取胜的结果都相对模糊

5

博弈同赌博从本质上说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博弈注重过程,结果并不重要;而赌博为了结果不惜任何手段

6五子棋的开局同其在棋盘上的位置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样的棋型在中心和在边角地区大不相同。

由于一直采用连珠的15路棋盘,所以五子棋只有中心开局这一种,除了五子棋及连珠之外所有的棋类都在研究棋盘区域的不同与对弈双方棋型变化的关系,唯独五子棋从未研究过


#6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小丸.net 发表时间:2009-12-22 19:01:25



#7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水月 发表时间:2009-12-22 19:05:57

不觉得无聊么。。。。。。

#8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2 19:28:04

废除第一手下天元的重要性—— 无聊鬼

浙江连珠论坛2004年7月规则讨论版猪蹄贴

就目前的五子棋规则而言,五子棋有多少的变化呢?如果抛开某些开局的对称点问题,理论上有222*221*220*。。。。。。*2*26。虽然这个数字很吓唬人,但是实际上很多变化是根本不能下的根本不可能考虑的。
那么废掉第一手下天元的规则后,将会增加多少变化呢?从理论上应该有224*223*。。。。*2*57。只所以有57这个数字是因为对称的原因,第一手只有57个变化。那么这个数字是前面那个数字的多少倍呢?大概是10万倍差不多,虽然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变化不能考虑。
       就目前的规则和现在正在试用参考规则而言,就变化来说一点没多一点没少,只是目前的试用的规则多了好多的平衡变化而言。前三手一样只有26个变化,而一旦废除第一手下天元和指定26个开局的规则后,前三手的变化将达到57*224*223这么多变化,就是排除掉一些根本不可能的变化,我相信几百个变化还是存在的!
所以一定要废除掉第一手下天元的规则。

1230

我感觉第一手有1+2+3+4+5+6+7+8=36手变化..开局应该超过现有的26种,假先方在以天元为中心的5*5=25个格子内布局,假后方任意放白4,黑5,假先方可以选择是否交换,这样可以照顾前人的利益,对后学者也应该可以接受的,再有从感情上来说,如果棋盘改15*15为19*19就最理想了,<开局以天元为中心的在7*7=49个点内>有些现在的黑优局不会想当然就必胜的,因为白4,黑5的点会注意选择的,会精良平衡局面的,

小case

以上帖子的观点都是赞同废除首子天元的,看来赞同这观点的还是大多数。
黑柳言道:“回到布局问题,中心落子在试行规则下增添了很多未知变化,对棋手的分析判断、计算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从落首粒子开始就硝烟弥漫了,同时也恰当地保留了过去旧定式的知识体系,有经验的棋手可以随时把局面导向自己熟悉的共通型。    
自由落子会如何?我想也许会有天马行空的开端,但也很有可能使“布局”陷入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状态,我们根本无法预见它与最后结果的关联。极有可能,这种布局就没有定式了——抛弃研究、抛弃知识,那么,它可以走远吗?”
前面一段偶完全赞同。因为新规则的试行,一切都是未知,一定会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才会稳定下来。后面一段不敢苟同。天马行空的开端有什么不好吗?以偶之愚见,正是棋子的生命力所在。定式只是某些变化的最好下法,新规则增加了非常多的开局变化,多到我们可能每次都碰到不同的变化,完全没有机会运用现在的的定式。每一盘棋都完全不同,这样的棋,不知道什么时候棋手会有妙手或者臭手,结局完全无法预料,就会象足球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进球,这样才扣人心弦,才有美感。

黑柳悠悠

从棋的深度和厚度来讲,的确,现行布局,在“有研究”的情况下,五子棋的变化根本不能和围象们相及。
     然,如斑竹言——“ 天马行空的开端有什么不好吗?以偶之愚见,正是棋子的生命力所在。定式只是某些变化的最好下法,新规则增加了非常多的开局变化,多到我们可能每次都碰到不同的变化,完全没有机会运用现在的的定式。每一盘棋都完全不同,这样的棋,不知道什么时候棋手会有妙手或者臭手,结局完全无法预料,就会象足球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进球,这样才扣人心弦,才有美感。”
    一个纯竞技的东西毕竟还需要一定的基础研究,倘若什么都不需要了,根基不扎实,天马也会跌落云端的。综观目前的竞技棋牌,有哪一个不是需要化功夫打基础磨定式的呢?
     我们研讨规则的改革,是为了使五子棋往高层次上发展,为了最终达到围象棋的地位与境界。那么,这个棋技,必须禁得起各种考验推敲。
     希望大家来完善它。

小case

就算是第一子自由落子,研究肯定还是存在的。有些现在的对边缘没要求的定式还可以适用。只是


#9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3 10:38:04

许相公语录(续)

7对开局和棋型的看法

江南新绿

为了某些人更好的理解棋盘,我再次重复一下我以前提过的一个观点。五子棋并没有15*15!这么多变化。

要知道五子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游戏,没有人会走A1或者o1,因为那很荒谬,自然你如果采用这样的算法来计算五子棋实际存在多少招法的话,自然也很荒谬。

我们只有很自然的,随着棋型去下,才能最终得出有多少合理的招法。

然后再用排除法剔除某些个必胜或必败的招法。

但从目前已有的结论,花月局已经被证明15*15不能走。

当然某些人实在喜欢在19*19里面下,那么开局的选择可能会少的多。至于后面会不会被证明胜负,请不要忘记email大赛的启示。

请不要一直创造些只有你知道的理论,那些理论你自己无法证明是真的。别人反驳你又不高兴。你还真是的。

岳麓小棋后

新绿老师这个观点,和小棋后一样认同,刚想发一样的观点上来,看到有火药味了,就没发。

五子棋的“有效区”概念:

如果棋盘足够大,理论上每个棋型都是能分出胜负的,我们把可以分出胜负的那个最小棋盘区域称为该棋型的有效区。

在《奇异视角下的五子棋(3)》中,五子棋的和棋性虽然可能是由单变量棋盘大小决定,但是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说每个开局都是有它最合适的棋盘大小呢,正好可以下。

五子棋的变化多少确实不是单纯因为棋盘增大就能增加的,有时候更可以说棋盘的限制才导致了变化更多端的和棋,显然的事实是,和棋局面变化更多,如果证明19路盘瑞星终结,我想这个终结变化量应该小于15路盘的和棋变化量。


许相公

没有可证伪性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判断我所说的是真还是假。

岳麓小棋后说任何一种开局所代表的棋型都有它终结的时候,这个谁也无法阻止。说的没错。可是你说合理的棋型其实就是把这个已知的已经被证明是某一方必胜或必败的开局再延长然后在得到一个必胜或必败的结局,就像要从一个旧的牢笼中冲出来为的是再编一个新的牢笼。

这需要空间,或者说是某一棋型对棋盘空间的利用效率,是不是这样?被验证了某一方必胜或必败的开局只要能被我们完全记住,就可以当它没有变化。那它的变化来源于哪里呢?就是那些被确定了的点再次分化所产生的,如果我们单单通过一个方式记住某一个点,通过这个点又得到了其他的点,这些点又能被另一些更为琐碎的分支变化所代表,那这个开局变化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增加了?这是一个单方向的逻辑递推过程,如果(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该序列(某一特定开局棋型变化的过程)的任何一个点作为基点向任意方向推导,它的变化会减少吗?当然你会说开局是固定的,开局的某些点也是被固定下来的。任意方向的推导不成立。可是变化的增加或者说是叠加就是这么来的。

反过来推也一样,我们从某一开局拥有无限的变化推导,这个时候的棋型体系是极端不平衡的,等到达这个开局系统的极限时就会向内无限坍缩去寻找它的平衡,最后剩下的那个内核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必胜定式。

[ 茗弈小刀 于 2009-12-23 11:25:35 时奖励此帖[金币加 20 威望加1]


#10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许相公 发表时间:2009-12-23 11:53:59

【思考】为什么围棋不用15路的棋盘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出最终的结果,但是在分析该问题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
围棋五子棋均属于棋子不能移动的竞技棋类,它们所用的棋盘从本质上来说,并无任何区别。但是细分之下,两者所用不同棋盘的微小差别还是能够反映出它们的思维方式是根本不同的。
无论任何一种路数的棋盘,都包含中心区,边缘区两个部分,中心区位于棋盘的正中央,边缘区两两对称共计有8个,也就是说,围棋和五子棋所用的棋盘都是由一个中心区和八个对称的边缘区组成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不同。具体是三类

A中心区与边缘区存在公线,且中心区与边缘区大小一致的
按照中心区5*5—9*9的规格,能够得到的五种棋盘为
13*13共计169个点(5*5)围棋初学者所用棋盘
16*16共计256个点(6*6)
19*19共计361个点(7*7)现在围棋所用棋盘
22*22共计484个点(8*8)
25*25共计625个点(9*9)
围棋是相当重视棋盘大小的,但是作为最初的围棋棋盘却只用13路而不用15路,从我得到的这些数据中能看出个大概,围棋盘从13路扩大到19路是第一次飞跃,假如围棋盘还要继续扩大,并且是以奇数计量的话,则第二次扩大的棋盘路数就应该是25路才对。

某些人认为之所以采用19路盘是因为三路的实利线同四路的势力线落子的效率差不多,可是他们忘记了这种差不多还可以用比例算出来的。如4:3与40:30,按照相同的比例算出比19路大的棋盘上势力线与实利线的位置就行了,干吗单拿19路盘说事?

B中心区与边缘区无公共线,且两者大小一致。
适应这一规律的只有五子棋,按此规律得出的棋盘路数如下
15*15共计225个点(5*5) 现在五子棋所用的棋盘
18*18共计324个点(6*6)
21*21共计441个点(7*7)
24*24共计576个点(8*8)
27*27共计729个点(9*9)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五子棋与现在的围棋相比差了整整一个级别,它连棋盘的第一次升级都没有完成,就算它也按照围棋的方式扩大棋盘的话,也不是19路的棋盘,而应该是21路的棋盘。

假如将五子棋的棋盘与围棋棋盘的条件等同,也是中心区与边缘区存在公线的话就是中心区小于外围的边缘区,
以21*21的棋盘为例:
中心区的大小为7*7,四个水平线上的边缘区就是7*8,四个斜线方向上边缘区的大小就是8*8

C中心区大于边缘区,且两者有公共线
目前还没有一种棋使用适应这种规律的棋盘
11*11(5*5)
14*14(6*6)
17*17(7*7)
20*20(8*8)
23*23(9*9)

之所以要例举以上三种类型就是因为它们属于一般情况,假如把19*19的棋盘中心区也当做是5*5的话那棋盘各个区域之间比例的差异会更加的大。


#11 Re:818本人的个人文集 作者:小帮帮 发表时间:2009-12-23 13:10:51

真佩服这个人,这些人的耐心!我觉得我的理解能力够好了,但还是不明白楼主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