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计算、感觉和境界
#1 杂谈计算、感觉和境界 作者:掌棋宣传员 发表时间:2011-2-6 14:30:44
本文所探讨的很多东西跟五子棋相通,可以借鉴,故此转载...
关于竞技围棋和艺术围棋的谈论,本人有点兴趣来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一话题应该与计算、感觉和境界有关。基于计算的所谓愚型和正手,美感与难看,其实只要和围棋的最终目标——胜负挂起钩来就好理解了。比如以前有愚型的妙手的说法,请问您这算竞技围棋还是艺术围棋?以下是正文。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日本对现代乃至当代围棋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日本几代伟大棋手的探究,才让围棋有了布局、中盘、收官大致三个阶段之划分。更早时候的中国古棋,由于有座子的限制,布局并非没有,但是相对单调。所以中国古棋的最大特色就是角力、对杀之精彩。
当代围棋,由于韩国棋手的贡献,特别是辉煌成绩的自然引导,又似乎走回中国古棋的老路,特别强调了计算这个核心因素。当代的围棋,布局很难说有什么精彩之处,或者换言之,那个“前五十步就啥啥啥”的说法有时侯都变成了爱好者口中的笑柄了。棋手们更专注于局部的演变、手筋的发现、甚至于飞刀的秘练。序盘高手中标这种情况,现在的世界大赛中屡见不鲜,而在十几年前是十分罕见的。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换言之,这样的状况意味着围棋艺术的进步还是倒退?是否远离了围棋的本质?
首先得弄清楚围棋的本质是什么。我理解,围棋是一门争胜负的有美感的游戏。因为是游戏,所以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因为充满美感和艺术性,所以有所谓境界和风度。正因为如此,同样是争胜负的游戏,同样是棋类,我一直就对象棋没能产生兴趣,原因在于:象棋给人的感觉完全是算计。
但是最终发现,围棋毕竟是争胜负的。因为争胜负,当然也就意味着比算计,看谁算得更深更远。所以经常有所谓憾负的说法——在实战中,也许获胜方未必走出了最佳手,甚至于走出的根本就是无理手。失败的一方如果在局后深入研究,其实完全可以把胜负颠倒过来。但是,还是但是——实战的胜负才是关键的东西,局后的完善只能等待下次的实战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从上述意义说,当代围棋更接近了围棋的本质。那就是:在规定规则、规定时间内,谁取得了胜利,谁就是正确的。
有一种说法,如果人类的智商发展到极限程度,那么围棋中的每一步其实是没有感觉之一说的,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我基本认可这一观点。国际象棋的深蓝、更深的蓝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围棋始终没能制造出类似的电脑,其根本原因在于围棋的变化实在太多,当代人还暂时解决不了技术上的问题。
由以上结论来解释现在棋坛的状况,就比较容易看清楚了。最显著的例子是李世石。据其本人宣称,序盘是不重要的,只要在中盘战斗中得手,很容易把局面逆转。小李的计算力和对各种手段发掘的敏感性极强,所以成绩也就很显著。而日本棋手近几年整体疲软,其原因也可能在于在精确计算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甚至于没有高度重视培养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大胆假设一下,如果采取两日制或者更长时间的赛制,日本现役的高手们也许未必会比中韩高手差。因为充裕的时间保证了他们现场算清在平日没有研究过的东西,而在全局观、大局观方面他们似乎保持了传统的强势。
当今时代,围棋想要更加光大,至少不沦为小项目,就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符合时代特征。现在的围棋爱好者不同于十年前的爱好者,对于围棋,人们的参与欲更加强烈,以前越是看不懂,越是景仰而喜欢。而现在,越是明白得多一点,越有兴趣。最好还能直接参与。比如现在观看世界顶级大赛时,能够适时猜中下一手的机率就比以往大得
#2 Re:杂谈计算、感觉和境界 作者:雅匪 发表时间:2011-2-14 21:32:45
借此贴回复处问候栏主竹子并感谢你一如既往的坚持!
我一直来就是没留言。
[此帖子已被 雅匪 在 2011-2-14 21:33:41 编辑过]
[ 孤竹 于 2011-2-19 1:30:25 时花20金币送鲜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