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先学做人(武训的故事)

茗弈阁


#1 学棋先学做人(武训的故事) 作者:聊城蓝剑 发表时间:2009-9-28 6:20:17

学棋先学做人武训:行乞兴学武训 (1838-1896) ,山东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家庄人)。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七,所以叫武七。至于武训的名字,则因他终身兴学,后人表示尊敬,特意给他改取的。
武训七岁时其父亲就亡故了。武训自小和哥哥武让依靠母亲崔氏生活,家庭境况十分窘困。他屡次向母亲表示,希望能够上学念书。但那时只有富户人家为自己的子弟开设的家塾,除此之外,无普遍的学馆,贫寒人家子弟想读书,是不可能的。武训立志要创办义学,让贫苦人家的子弟念书。舂粮食、推碾磨、拉砘子原是牲畜干的,为了办义学,武训就以人代畜,工价则尽量减低,有时甚至随多随少,一点也不计较。往往一日之中,他连做几家,不肯放弃一个机会。

武训边做工边嚷着要修义学,大家都取笑他,说他患了义学的病症,他自己也以“义学症”的名字自居(后来人们将“症”字改为“正”字以示崇敬)。凡是能引起人的兴趣,叫人出钱的事,他都愿意去干。他抱着一个修建义学的心愿,把赚来的钱积攒起来,却不肯为自己花用半文钱。他到处流浪,从薛店村到柳林镇,从柳林镇到其他地方,举凡堂邑、馆陶、临清等县,无论小村大庄,都有他的足迹。他白天帮工或是行乞,晚间就随便在磨房中或荒废残破的土房里,破庙中歇宿。这时他就点一盏小油灯,把日间随手拣来的一丝半缕和破布败絮拿出来整理,搓捻成线绳和绒球卖钱。大约过了十年时间,到同治初年,他已近三十岁了,他赚来的钱,已有一个可观的数目。有人告诉他放账的办法,他便去恳求财主富户代为存放生息。他把多年积攒来的五六千串积蓄,全数交给了馆陶县塔头村武进士娄峻岭和他的兄弟娄松岭两人;随后他又回到武家庄,把当初母亲去世时自己分得三亩地变卖给人家,得地价京钱一百二十千,一并送到娄峻岭那里代放生息。几年之后,本利已积至四千余缗。这时他又开始买地,并交给娄氏兄弟管理。这中间他曾屡次请娄氏兄弟托代筹备义学,娄峻岭则苦口婆心劝他娶妻成家立业,武训却毫无所动。于是娄氏兄弟把田地税契和现款账目检点交给武训,不再过问。武训无可奈何,只得另外去找堂邑本县大乡绅、进士杨树坊。整整跪了三四天,杨树坊才出来见他。杨树坊查知他兴修义学的事是真心实意,十分惊喜,答应下来。从此,武训赚的钱,只要积满一串,就去交给杨树坊。到光绪十二年,武训已有二百三十多亩地、现款本利共京钱二千八百余吊。这时杨树坊才正式和堂邑县知事谈说此事。知事听说这个千古奇事,极愿赞助,于是,县知事郭春煦和杨树坊出面选择义学位置。柳林镇的一位善士和一位监生听说这件义举,自愿捐助坐落在柳林镇东门外业地各一处,共三亩多地,作为建筑学舍之用,当即动兴土木盖造二十多间瓦屋。义学里的塾师则由武训自己踵门跪求。教师请好后,学生却不甚踊跃。原因就是,富足人家多半自己设有家塾,不愿到这个义学里来,贫苦人家子弟,则又为生活所迫。于是武训又分别到贫寒人家去跪求。请父兄们许送他们的子弟到义学去读书。这样造屋跪请先生和学生,整整忙了一年,直到光绪十四年春季,才把一个义学创办起来,取名崇贤义塾。分蒙学和经学,蒙学约得学童三十余人,由监生某任教;经学约学生二十多人。武训把义学兴修起来后,又继续奔走行乞,每至积蓄到一个相当数目,依旧交给杨树坊,作为补增崇贤义塾基金,以及经费。渐渐,义学学风之佳,冠绝各地。数年之间,学生大大增多。学童达百余名之多。邻近各县的孩子,往往跑数十百里路来上学。这时武训已经五十岁了。

[ 有志青年 于 2009-9-28 9:09:21 时奖励此帖[金币加 20 威望加1]


#2 Re:学棋先学做人(武训的故事) 作者:聊城蓝剑 发表时间:2009-9-28 6:21:51

武训死后,乡民无不悲悼,绅董们协商安葬的地点,结果择定柳林镇义学东侧的空地(他陆续在此购地三百亩)建为墓穴。当时立墓碑,刊墓志,又由山东新任巡抚袁树勋奏朝廷将其生平宣付国史馆立传,并准入忠义祠。1888年春,武训兴办的第一处义学崇贤义塾开学,当年九月,清光绪帝朱批“以捐款倡义学,予山东堂邑县民武七建坊”。1909年,清政府将武训事迹列入国史馆孝义传内,后又将武训事迹编入教科书。1934年,18名临清武训校董发起了武训九十七诞辰纪念活动,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亲自组织征集题词、诗文,引为武训的题词中既有蒋介石、林森、胡汉民、李宗仁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有爱国将领冯玉祥、张学良、傅作义、杨虎城、张自忠等人,并在临清公园建纪念亭一座,内树武训石像。198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据山东省政府、聊城地区行署及冠县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作了《关于为武训恢复荣誉的批复》。   


    武训行乞兴学,享誉海内外。武训办学精神在其家乡有着尤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冠县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响亮地喊出了“弘扬武训精神,办好人民教育”的口号。武训精神成为激发人们办学热情,推动新时期冠县教育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1997年底在国家重点贫困县中,第一批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冠县教育的发展中,武训精神也成为“希望工程”的一种强大感召力。至目前为止,希望工程学校遍布冠县境内:黎巴嫩女子学校、贾镇光彩小学、文曲星希望小学……总数达24所,希望工程建校总投资2700余万元,另外,结对资助贫困生达4600余人。

#3 Re:学棋先学做人(武训的故事) 作者:聊城蓝剑 发表时间:2009-9-28 6:22:34


#4 Re:学棋先学做人(武训的故事) 作者:lfc 发表时间:2009-9-28 8:56:22

字体很小,是否可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