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国粹如今已被边缘化 三个方案可救中国象棋

棋来棋往


#1 昔日国粹如今已被边缘化 三个方案可救中国象棋 作者:孤竹 发表时间:2009-12-12 22:05:30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8月2日,徐州汉城,未央宫。

  昔日古战场,今朝楚汉界。当天,“刘邦杯”徐州市首届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对抗赛,在央视外景基地——徐州汉城拉开帷幕。

  台上,徐天红、吕钦两位国际特级大师身着汉服对弈,台下,32名出演“象棋真人秀”的演员身着写有帅、车等字的汉代铠甲,在27米长、24米宽的大棋盘上依令而行。时值正午,罩着汉服的两位大师满头大汗。残局阶段徐天红被将死,按常规认输即可,但为现场效果还是走了一步棋,让观众看到了“老将”被“杀”的高潮。赛后,徐天红一边擦汗一边说,“只要能推广象棋,我们做什么都行。”

  当象棋“穿”上汉服,我们看到了大师们的无奈。如果不是生存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大师们也不用玩如此多的噱头、不用靠“眼球经济”来谋象棋的发展了。

  “国粹”边缘化

  象棋面临生存危机

  “当头炮,马来跳”。象棋大概是中国最普及的体育运动,说麻将是国粹是见仁见智,但说象棋是国粹,应该没什么争议。但这项历史悠久、爱好者众多的象棋,如今却面临着生存危机。

  前些年央视的象棋比赛转播收视率位列三甲。或许是觉得象棋的收视人群不是自己的目标客户,很少有商家愿意在象棋转播时段投放广告,象棋便告别了荧屏的黄金时段直至难觅踪影。

  巅峰时期,国内1年有近20个全国象棋比赛,可坚持到现在的,只有“五羊杯”。赛事的减少让媒体的关注度不断降低,从连篇累牍到“豆腐块”都难觅。再看领军人物,64岁的胡荣华、60岁的柳大华,曾是小字辈的徐天红都“奔五”了,与围棋界新人辈出相比,这也是象棋界难以言说的尴尬。

  逐渐边缘化,是象棋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象棋职业棋手的尴尬境遇,便是后果之一。

  象棋天下第一人许银川的收入连国内围棋选手前20都达不到。曾被棋友视为圣殿的“五羊杯”冠军奖金只有5万元,而围棋大赛的奖金动辄以百万计。与热火朝天的围棋培训班相比,门庭冷落的象棋培训班甚为尴尬。在围棋、国象的“夹攻”下,曾经红火的象棋突然发现生存空间变得空前逼仄。江苏棋院副院长徐天红无奈地说,“象棋目前的现状,让我们非常痛心。”>>>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象棋发展的现状?

  低门槛

  是幸福也是烦恼

  象棋的门槛很低,几分钟就能入门。如果说当年的红火得益于低门槛的话,那么,象棋今天的落寞也或多或少和门槛低有关。

  “象棋是个很草根的运动,10个成年人有7个会下象棋不算夸张。”徐天红说,“但或许就是因为太草根了,和现在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有点脱节,限制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负责运作南京珍珠泉象棋队参加全国联赛的是南京群颐体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晓春告诉记者,客观来说,都市人多热衷于追求高雅、时尚的精英文化,被视为街头文化代表的象棋,自然不被看好。

  但在一些中小城市,象棋的生存空间却很大。但这却无法引起志在大城市的商家兴趣。尤其在围棋、国象崛起之后,一边是有国际背景的围棋、国象赛事,一边是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象棋比赛,商家如何选择,就可想而知了。

  3、5块钱就能买副棋具,马路边、台阶上、公园里……随处可开战场,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如果无法从网络、电视等他们最熟悉的渠道中看到象棋的消息,记忆中的象棋往往就是两位穿着背心、大裤衩,靸着拖鞋的老大爷在街头对弈,如何能吸引他们参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