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运动发展研究
#1 中国围棋运动发展研究 作者:孤竹 发表时间:2009-12-12 22:08:41
作者:王汝南、徐炳继、金同实、刘顺忠2006-11-20
1 中国围棋的普及与发展情况
1.1 围棋纳入体育系统进行管理
中国围棋不同于日本与韩国,目前的中国棋院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一个单位。1956年围棋正式归口体育,成为国家开展的体育比赛项目。为了推动围棋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定期举行全国比赛;二是努力促成中日交流;三是制定围棋规则;四是组建国家集训队;五是筹备成立围棋协会;六是颁布《中国围棋棋手段位制条例》(草案);七是支持新闻报道和出版围棋书刊。这是中国围棋复苏的一个转折点,有了有序的管理,有了良好的环境,有了活动经费,有了固定工资,有了较高的训练补助,棋手们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了对围棋的研究、训练,把早日打败日本做为自己的目标。
1977年,国家体委运动司和训练局提出了发展我国围棋运动的设想: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同时要建立和健全省、市、自治区的队伍,要特别注意培养一支女子队伍。二是逐步向棋院过渡。棋院的任务主要包括:增加训练高水平的运动员;研究围棋理论、技术和教练工作:编印围棋初、中、高级教材和资料;从事世界各国围棋技术的研究;翻译整理国外技术资料等。三是抓好业余训练和普及工作。发展围棋运动同发展其他项目一样,要坚持普及和提高,业余和专业相结合的方针,尤其要抓好中小学生的围棋活动。四是加强宣传报道和书刊出版工作建议体育报刊有计划地定期宣传。商请上海尽快恢复《围棋》月刊。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也可以出版围棋刊物。五是加强国际交流。
几经磨难的中国围棋,摆脱了文革的阴影又开始走上正轨,恢复了训练和比赛。各地方的围棋队也逐渐恢复,1981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围棋棋手段位试行标准》,并颁发了首批高段证书,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成为我国第一批九段棋手。
1.2 中日围棋擂台赛扩大了围棋的影响力
1984年,由日本NEC公司赞助的中日围棋擂台赛拉开战幕,日方有人认为,中国棋手最多只能战到排在第五的石田章,没想到江铸久连胜五人,聂卫平接着又战胜小林光一十段、加藤正夫王座、擂主藤泽秀行九段,首战告捷。国人庆贺,日本震惊,随后的几届日本棋手没有踢开老聂的铁门,由此而刮起的聂旋风鼓舞了中国的广大棋迷,从而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围棋热。各地棋社应运而生,有官办的有私办的。让孩子学下棋,进专业队,成了多少父母的心愿,一时间棋手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常昊、罗洗河等年轻棋手都是当年围棋热潮的产物。
随着围棋影响的逐步扩大和围棋活动的广泛开展,围棋正在逐步为国人所接受。目前,围棋爱好者遍及全国各地,几乎绝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成立了围棋协会或棋类协会。1992年,全国棋类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国棋院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全国范围内包括围棋在内的棋类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围棋国家队也由中国棋院负责选拔棋手和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甘肃、青岛、厦门、深圳等在内的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建立了棋院,一些省会城市如杭州、成都、贵阳等也建立了市级棋院。另外一些省份如山东、山西、辽宁等建立了棋类中心。这些棋院和棋类中心作为省级体育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有一定的人员编制,有一定的财政经费,每年要举办一定的专业和业余围棋比赛。这样,围棋的普及和发展有了组织、经费和活动的保障。
1.3 围棋产业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有12个甲级围棋职业俱乐部,同时还有一些乙级俱乐部。这些俱乐部都有企业赞助,同时也围绕围棋比赛活动进行经营。这些职业围棋俱乐部几乎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段位棋手,这些棋手的收入与其成绩有密切关系。为了自己俱乐部的发展,一些俱乐部邀请了海外棋手,韩国和日本的一些超一流棋手,如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林海峰等加盟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极大地提高了所在俱乐部和中国围棋联赛的知名度。
为了培养青少年棋手,一些围棋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如北京杏泽围棋学校,聂卫平围棋道场,汪见虹围棋俱乐部、郑弘围棋道场、北京天鑫棋牌中心等,它们主要通过进行青少年围棋培训,举办围棋比赛,适当收取培训费自我生存和发展。
近几年来,电视围棋教学颇为流行,以中央电视台和贵州电视台为代表,邀请知名棋手徐莹、程晓流、王元等,开办了专门的围棋栏目,进行电视围棋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围棋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网络媒体也不甘落后,有无数的围棋爱好者在网上下棋,网络围棋日益红火。中国棋院曾经通过网络进行训练比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邵炜刚等八名青年棋手创办的《清风围棋世界》曾定期通过举办比赛,选拔小棋手,进行网络教学。
可以说,围棋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围棋产业的发展,当围棋在我国逐渐普及,影响日益扩大的时候,围棋产业化也在逐步推进,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媒体上看,